close

加速老化疾病 / 聽力障礙 聽力退化徵兆不明顯 錯過治療時機

隨著年齡增長,除了身體狀況、體力等大不如前,聽力也會跟著退化。很多人覺得要到「聽不到聲音」才叫聽力退化,但其實聽力退化的徵兆早在不知不覺中就出現,很多長者就是這樣錯過了治療的時機,進入「重聽」。

根據台灣本土研究報告顯示,台灣 65 歲以上年長者約有 40% 為失能性聽損,遠遠超過世界衛生組織(WHO)統計的 33% !然而,長庚紀念醫院耳科主治醫師吳哲民指出,聽損因為不會產生立即性的不適,使得初期就醫率極低。

活動BANNER12_工作區域 1 複本 4.jpg

林口長庚紀念醫院耳鼻喉部主治醫師陳錦國表示,耳朵是 24 小時不休息的器官,長期使用會有退化問題。除了收集聲音的耳朵細胞之外,判斷聽到訊息的大腦神經也會因為老化而萎縮,使得處理聲音速度變慢,導致有「聽不清楚」之感。

20230608桑黃產品介紹-19.png

台北慈濟醫院耳鼻喉科主治醫師黃韻誠指出,當人體無法由聽覺接收聲音或理解聲音內容,就會影響社交與溝通時就是聽力障礙。提醒聽力問題如果不改善,久而久之,甚至會導致大腦退化。

重聽-01.png

造成聽力障礙的原因繁多,在 65 歲以前聽力退化者多為基因遺傳,65 歲以後則有 3 成左右患者是早期慢性中耳炎未妥善治療,造成耳膜破洞後,長期下來因髒污影響內耳神經所致;部分患者才是因為慢性退化與環境、噪音、疾病等因素造成聽力受損。

據 WHO 統計,未解決的聽力損失每年在全球可造成近 1 萬億美元的損失,包括衛生部門成本、教育成本、生產力損失和社會成本。聽力損傷若是長期不處理,除了會影響社交,也有眾多研究指出,甚至會加速認知功能下降。

快訊/藥效撐不過2年!前列腺肥大藥物 170 萬粒全數回收【

台灣耳鼻喉頸外科醫學會理事長婁培人提到,2020 年《刺胳針》(The Lancet)醫學期刊一項研究結果顯示,失智症的 12 大風險因子中,名列第一的就是聽力受損,占了 8%,而使用助聽器是防止衰退的最有效的幫助。

老年化社會來臨,聽力障礙者的出現與日俱增。黃韻誠提醒,配戴助聽器前應由耳鼻喉科醫師評估聽力狀況及語言辨識能力,再由聽力師協助選配適合自己的助聽器,切勿隨意購買便宜商品,以免造成反效果。

市售兩大常見止痛藥怎麼挑?藥師詳解止痛藥效果、副作用和不適用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龜鹿杞凍_起動 的頭像
    龜鹿杞凍_起動

    起動你的健康站

    龜鹿杞凍_起動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