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天天排便也可能腸胃不健康!兒童解便不乾淨恐引發 3 疾病【磷

近年兒童因為便秘而求診的案例越來越多,但就算是天天排便,也不見得代表腸胃道完全健康。醫師提醒,有種情形是孩子糞便排不乾淨,導致排便次數頻繁,常見的表現方式是腹瀉與腹痛。因此建議家長也需觀察孩子的糞便狀況,假如又稀且少量也代表異常。

民眾普遍誤以為,只有腹瀉、便秘才代表腸胃不健康,但孩子天天都有排便,就代表沒問題嗎?在家長眼中,認為子女有每天都排便是健康的,但馬偕兒童醫院小兒胃腸科資深主治醫師李宏昌指出,有種腸胃異常的狀況是每天排便,卻排不乾淨,長久下來病童將肚子充滿大便而衍生細菌,後續也會引起許多病症。

活動BANNER12_工作區域 1 複本 4.jpg

疾病一:小腸汙染症候群

假如孩子本身有先天性巨結腸症或腸冗長等腸道結構先天異常,除了便秘,也容易有解便不乾淨的狀況。李宏昌說明,當糞便堵塞在腸道中,長期下來就會腹痛,再者糞便長期存在於體內,就好比是家裡長時間沒有倒掉的垃圾,會孳生細菌,甚至可能演變成「小腸汙染症候群」。

20230608桑黃產品介紹-19.png

疾病二:腹痛

解便不乾淨是目前門診中常見慢性腹痛的病因之一,李宏昌指出,腹瀉也分成「內憂」與「外患」,後者常見如感染沙門氏菌或輪狀病毒等會引起不適,前者則是因腸胃道蠕動異常造成。建議父母仍要注意孩子的糞便型態,即便每周解便 3 次以上,看似沒有便秘,但如果是狀況是又稀且少量,一樣是代表異常的警訊。

快訊/藥效撐不過2年!前列腺肥大藥物 170 萬粒全數回收【

疾病三:無法控制地腹瀉

另外,排便不乾淨也等於糞便堆積在腸道中,累積到一定的程度後,可能會開始出現腹瀉的狀況,因為水狀糞便會比硬便先流出,甚至括約肌失調導致大笑、用力而控制不住時,不自主排出少量糞便而沾到內褲。李宏昌比喻,就會發生「土石流現象」,也就是無法控制自己的排便與腹瀉。

李宏昌提醒,便祕通常是一周排便 3 次以下、過於用力,或者糞便呈現顆粒狀和血便,但長期便秘會引發上述 3 大腸胃疾病,父母不可不慎。現在大多的孩子約在 5、6 歲就開始自行如廁,父母會誤以為孩子天天排便是健康,但事實上可能不是這樣,因此要記得觀察孩子的糞便狀況,才不會忽略了子女腸胃警訊而不自知。

 

市售兩大常見止痛藥怎麼挑?藥師詳解止痛藥效果、副作用和不適用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龜鹿杞凍_起動 的頭像
    龜鹿杞凍_起動

    起動你的健康站

    龜鹿杞凍_起動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