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排便不順、消化怪怪時,大家都會想到補充益生菌。不過,益生菌吃了就能發揮作用嗎?事實上,許多人反應花大錢購買,卻是效果不彰,甚至無感。其實,益生菌不是吃了就有用,還是要挑選適合的益生菌。
近來,越來越多專家提倡,每日至少攝取 300 億以上的活性益生菌,較能發揮其益處。但益生菌的菌數真的越多越好嗎?市售高菌數益生菌有哪些選擇?選購高菌數益生菌的挑選原則?1,000 億益生菌又有何優勢?
益生菌是什麼?
根據國際益生菌協會(International Probiotics Association)與世界衛生組織(WHO)的定義,益生菌(Probiotics)是「能在足夠數量下,對人體健康產生益處的活性微生物(活菌)」的總稱。
消化道本就住滿各式各樣的微生物,而益生菌則是有益菌,能夠維持消化道菌叢生態,來調整體質與生理機能,減少壞菌對健康的影響,同時也能調整體質、促進代謝,全方面維持健康狀態。
現代人因為生活忙碌,容易營養失衡,無法有效的幫助消化道補充好菌,這時,就需要額外補充益生菌。最常見的益生菌有兩種,分別是雙歧桿菌屬(Bifidobacterium)和乳酸乳桿菌屬(Lactobacillus)。
認識 6 大益生菌功效
益生菌功效 1:改變細菌叢生態
研究發現,益生菌能維持體內菌叢生態穩健,避免壞菌破壞平衡,幫助維持健康。
益生菌功效 2:維持消化道機能,使排便順暢
益生菌能幫助維持消化道機能健康,促使消化道蠕動,幫助排便順暢不卡卡。
益生菌功效 3:調整體質,增加保護力
現代醫學已知,消化道健康對於健康影響大,適時補充益生菌,有助於調整體質,提升保護力,抵禦外來威脅。
益生菌功效 4:滋補強身,健康維持
透過益生菌的補充,能讓飲食中的營養素更容易被身體吸收利用、滋補強健。
益生菌功效 5:促進新陳代謝
現代人多外食,高油、高鹽及添加物等都會加重消化負擔,透過補充益生菌,能促進體內新陳代謝,幫助健康維持。
益生菌功效 6:調整生理機能,維持私密健康
私密保養也與微生物共生共存有關,若菌叢生態失衡,容易引起不適,透過補充益生菌,呵護私密健康。
益生菌數量越高越有效?
越來越多益生菌保健品訴求高菌數,認為增加菌數量能讓益生菌發揮較佳的功效,也讓消費者思索是否該追求高菌數的益生菌。事實上,除了廠商所標示的總菌數,還得細分「出廠菌數」和「保證菌數」。
出場菌數,指的是從工廠製作時添加的菌數;保證菌數,則是在建議保存條件下,至保存期限最後 1 天還存活的菌數。由於益生菌屬於活菌,隨著產品出廠後時間一天天過去,菌數是有可能減少的。
雖然實證醫學上建議攝取基本有效菌數 10〜100 億菌 CFU(Colony Forming Units, 菌落形成單位)即可,考量每個人的消化道條件、飲食習慣與健康狀況各有不同,所以建議攝取菌數可增加至 300 億以上的菌數量,確保益生菌功效更有發揮空間。
值得注意的是,益生菌的「定殖力」好不好,也是決定益生菌有感的一大關鍵。若是定殖力不佳,還未抵達消化道就被代謝掉,或者全軍覆沒,效果就會大打折扣。此外,也會變成有吃有效、沒吃無感的狀況發生。
菌種?菌株?傻傻分不清
益生菌的功效多,但至今沒有 1 支益生菌可以達到所有健康需求。研究顯示,益生菌會根據不同的菌種與菌株,而有不同面向的健康功效。因此,應該針對每個人的需求,挑對適合的菌株,才能達到期望中的健康效益。
很多人對於挑選益生菌要注意「菌種」還是「菌株」充滿了疑惑。大家都以為功能是看「菌種」,但其實挑選益生菌功能應根據「菌株」來挑選。同樣都是鼠李乳桿菌(菌種),但 AP126 及 AP112 (菌株)的實際功效作用就不同。
而益生菌要吃多種,還是單一菌株呢?每種益生菌喜歡居住的位置不太相同,對於酸鹼值的耐受程度也不盡相同,所以在補充益生菌時,應挑選多樣化、研究證實有功效的菌株,才能提供不同的幫助,提供更全面健康維護。
益生菌推薦挑選原則
益生菌推薦原則 1:菌數多寡
益生菌的菌數單位為 CFU,一般來說,每日攝取 10 億~100 億菌 CFU 的益生菌都算合理範圍。但依個人狀況,如果想加強調理,建議將攝取量增加至 300 億~1000 億 CFU,較有機會看到預期效果。
但仍要提醒,身體對於營養素的吸收是有上限的,如果超出上限,也無法停留在消化道中,只能排出體外形成浪費,因此益生菌也不是濃度越高效果就一定越好,還是應把握足量、定期補充,確保能吸收利用比較重要。
益生菌推薦原則 2 :「全人體來源」益生菌來源
人吃的益生菌就該來自「全人體來源」!非人體來源的益生菌,在動物實驗報告上可能呈現好的結果,但進入人體後卻不一定有相同效果。建議挑選 100% 人體原生來源的益生菌,像是只存在母乳、嬰兒期的人體來源常態菌群,定植力相對來說會更好。
益生菌推薦原則 3 :高穩定性包埋技術,提升益生菌存活率
為了讓益生菌順利通過嚴峻的高溫、胃酸、膽鹽考驗,安全送抵目的地消化道、落地扎根,完成維持菌相平衡任務,就需要優異的「包埋技術」幫忙。包埋技術如同微膠囊包覆概念,將菌體保護在特殊材質中以保護益生菌活性。
益生菌推薦原則 4: 經過人體專科實證,確定益生菌有感
益生菌的功效是否有感,一直存在著宿主特異性。雖然動物實驗能幫忙找出可能的有益菌,但卻不表示同樣的效果能在人體上重現,因此,益生菌是否通過人體專科試驗就顯得相當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