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心肌炎大多是病毒引起心臟肌肉出現發炎反應,導致心肌細胞受傷、心臟收縮功能變差,嚴重者甚至會心臟衰竭而死。由於心肌炎初期症狀不明顯且不易區分,常被民眾輕忽,當出現胸悶、呼吸困難等症狀時,通常病人已面臨死亡威脅。
今年13歲的劉小妹妹,在考試前夕覺得心悸、胸悶、呼吸困難,症狀持續兩天,家人警覺不對帶她到醫院就診,治療後病況仍未好轉,轉送到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急救,到院時呈現休克狀態,急診醫師診斷為猛爆性心肌炎必須使用葉克膜急救,但因末端血液循環不佳,缺乏血液供給導致雙腳發黑。
微型心臟幫浦比葉克膜副作用少
中醫大附醫心臟血管外科團隊將葉克膜換成「微型心臟幫浦」,經過一週的治療後心臟功能漸漸恢復。心臟血管外科主治醫師吳佳穎表示,劉小妹妹到急診時,電擊後仍不斷發生心室過速的心律不整,血壓收縮壓僅有70mmHg左右,且意識不清,若沒有立即置放葉克膜,隨時可能心跳停止,死亡率極高。
吳佳穎說明,葉克膜可替代部分心肺功能進行體外循環,但會造成很多嚴重併發症,如下肢缺血過久造成傷口感染、截肢,或是腸胃道、肺部、腦部多處出血等問題。醫療團隊與小兒心臟科討論後,決定用目前世界最小體積的「微型心臟幫浦」取代葉克膜,降低下肢併發症如出血、壞死和感染的發生。
劉小妹是全台最年輕用「微型心臟幫浦」救命的病例。吳佳穎強調,中醫大附醫心臟血管外科每年大約接收7至10位需緊急使用葉克膜治療的重症心肌炎患者。她建議民眾為預防心肌炎,應定期接種流感疫苗、保持正常作息、避免吸煙與飲酒。
文章標籤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