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1685083186.0664.png

最近新冠肺炎進入到第四波流行期,除了注意是否有上呼吸道症狀,更需要留意有無合併感染!醫師提醒,疫情又重新升溫之際,不少人免疫力大減,更有病人確診第二天竟同時罹患皮蛇,務必要提高警覺。

烏日林新醫院家庭醫學科主任游惟勝表示,帶狀疱疹又稱皮蛇,好發於 50 歲以上以及免疫力低下的族群,並非單純是年長者才會得到的疾病,如果年輕族群平常有作息混亂、缺乏營養或壓力大,又遇到新冠肺炎也可能會發作。

04U_9.jpg

確診免疫差「帶狀泡疹發作」

游惟勝指出,一般帶狀疱疹病毒潛藏在神經節裡面,又剛好感染新型冠狀病毒時,就會趁身體免疫系統失衡時伺機發作,開始侵犯神經節造成局部神經疼痛,皮膚也會出現水泡紅疹,通常發生在單側,呈長條狀分布,要多加警覺。

例如過去就有年輕僅 27 歲的病人在 COVID-19 新冠肺炎確診期間,出現咳嗽、喉嚨痛不舒服,第二天竟發現鎖骨處紅疹長在鎖骨處,誤以為是蚊子叮咬,隱約感到神經又刺又痛,晚上也睡不好十分折騰,就醫後發現同時感染皮蛇。

 

1685075417.48.jpg

確診後有 15 % 人又得皮蛇

美國感染症醫學會期刊指出,50 歲以上的民眾若是曾罹患新冠肺炎,相較未感染過新冠肺炎者,有高達 15 %罹患帶狀疱疹的機率,而根據疾管署研究報告顯示,國人罹患帶狀疱疹機率為 32.2 %,對於第四波疫情需要特別小心。

CGG_6.jpg

游惟勝建議,若是發現身體有不明紅疹水泡合併神經痛,尤其近期感染新冠肺炎的民眾,都是屬於帶狀疱疹高危險族群,由醫師開立口服抗病毒藥物,不僅可避免紅疹水泡繼續蔓延,更能降低帶狀疱疹病毒的副作用,減少併發症發生。

高風險者可接種帶狀泡疹疫苗

帶狀疱疹可能會發生在從頭到腳任何部位,除了會長在身體軀幹造成皮膚紅疹水疱合併酸痛,一旦長在眼睛,可能會引起視力受損;若是出現在耳朵,則可能會引起聽力受損,甚至如果長在生殖器或肛門周邊,恐會惡化成大小便失禁。

20230209_BANNER-03.jpg

針對帶狀疱疹或高風險族群,想要預防的最好的方式是接種疫苗,可由醫師進行風險評估與需求,安排施打自費帶狀疱疹疫苗,共需接種 2 劑,保護效果高達 9 成,可擁有至少 10 年的保護力。

U1.jpg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龜鹿杞凍_起動 的頭像
    龜鹿杞凍_起動

    起動你的健康站

    龜鹿杞凍_起動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