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升溫,確診個案「翻倍」成長!疾管署提醒:如有疑似症狀

新冠疫情進入流行期!疾管署今 (18) 日表示,上週 (6/11〜6/17) 新增 623 例 COVID-19 本土確定病例 (併發症),較前一週 (6/4〜6/10) 新增 329 例上升,確診個案翻倍成長,其中,中部、南部均傳出有未能打疫苗的未滿 1 歲嬰幼兒因為感染新冠併發肺炎重症送進加護病房。

文章標籤

龜鹿杞凍_起動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腸病毒-01.png

疾管署今 (18) 日表示,國內新增 1 例腸病毒感染併發重症確定病例,為北部未滿 1 歲女嬰,於今 (2024) 年 6 月 4 日開始出現痙攣症狀,2 天後因發生痙攣伴有眼睛上吊情形就醫,隔日轉診並收住加護病房,經通報檢驗後確認感染克沙奇病毒 A10 併發重症,個案治療後症狀改善,目前已出院。

文章標籤

龜鹿杞凍_起動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191111-辣椒.png

食藥署今(18)日公布最新一波邊境查驗不合格名單,發現一款來自印度進口的「紅椒色素(油性)B4」檢出蘇丹色素四號,總重 200 公斤,依規定全數銷毀,幸未流入市面。

文章標籤

龜鹿杞凍_起動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反覆胸痛、胸悶找不出病因!醫用「心肌灌注」揪出心臟缺氧【龜鹿

80歲阿嬤半年來因間歇性胸痛反覆跑急診,但心電圖跟胸部X光皆未發現明顯異狀,醫師考量患者是糖友,建議安排心肌灌注掃描,發現阿嬤胸痛是因為心臟缺氧引起,安排心導管檢查,證實其右冠狀動脈「99%都塞住了」,經打通血管並置放塗藥支架,才解除危機。

文章標籤

龜鹿杞凍_起動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椎弓根解離性滑脫」導致背痛、下肢痛!脊椎內視鏡手術微創除病

一名 70 歲男性患者,背痛及下肢痛持續數年,以前僅在特定姿勢及長時間行走時才會不舒服,最近 2 個月出現持續性的下背痛,而且下肢痠麻加劇,無法持續走路超過 10 分鐘,尤其是左側更為嚴重。過去一直不積極治療的他,因為要和親友計畫出國遊玩,擔心症狀加劇造成影響,因而就醫治療。

文章標籤

龜鹿杞凍_起動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根管治療老失敗?專家建議用 1 方法治療,提升成功率【龜鹿】

「根管治療」是許多人都有的經驗,常聽到有人因為牙痛去看牙,馬上就被建議「蛀牙太深,需要根管治療、抽神經」。然而,曾經歷根管治療失敗,或是因牙齒本身問題導致無法順利接受根管治療,讓牙痛不斷反覆發生,也不少見。

文章標籤

龜鹿杞凍_起動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血尿、貧血、下肢腫!什麼是腎絲球腎炎?會出現哪些症狀?治療方

「腎絲球腎炎」就是俗稱的「腎炎」,經由細菌、病毒感染引起,也可能因免疫系統異常所導致,有些還找不到明確病因。病人常見症狀包括:水腫、血尿、蛋白尿或高血壓。各種腎絲球腎炎均可能進展到慢性腎衰竭的階段。在台灣,慢性腎絲球腎炎是引起尿毒症最常見的病因。

文章標籤

龜鹿杞凍_起動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想擺脫失眠、慢性發炎、疼痛!跟著營養師吃這「8」種食物【龜鹿

長期失眠、壓力過大會造成身體系統慢性發炎,研究發現,多數慢性疼痛病人體內,促發炎性物質的含量較高,可能是造成「疼痛」的原因之一。醫師表示,慢性疼痛除了和神經功能失調、大腦過度保護有關之外,也和發炎的體質有關。

文章標籤

龜鹿杞凍_起動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女性有經痛、白帶、更年期等問題,中醫師建議按 1 穴位就能緩

大多數的女性從青春期開始就面臨各種婦科健康課題,不論是調養經期、更年期,還是各種婦科疾病,都是女性需要關注的。中醫師建議,平時不妨多按按「婦科穴」,舒暢肝、腎、脾經,調理婦科問題。

文章標籤

龜鹿杞凍_起動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最新國人十大死因出爐!癌症蟬聯榜首,死亡人數降與「這」原因有

衛福部統計處今(17)日公布 112 年國人死因統計結果,112 年死亡人數為 20 萬 5,575 人,較 111 年減少 2,863 人,主因是 COVID-19 死亡人數減少。而國人主要死因前三位分別是惡性腫瘤(癌症)、心臟疾病、肺炎。

文章標籤

龜鹿杞凍_起動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