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1689564731.6826.png

國內夏季氣溫屢飆高溫,光站在戶外汗直流,不少女性朋友為了避免流汗後氣味難聞,習慣使用止汗劑避免惱人汗味,加上現在大家習慣透過網路進行消費,台北市衛生局抽查網路平台 10 件市售止汗制臭劑,均檢驗出止汗制臭劑成分,其中有 3 件外包裝不符合規定。

把握六大原則避免止汗劑用出問題

出現汗臭、體臭主要是因為像是汗液、皮脂被細菌分解後的味道,狐臭和腳臭是最典型異味來源,民眾避免出線尷尬異味,不少人會在網路上選購止汗劑時,但購買時也得多睜大眼睛,臺北市衛生局抽查網路平台上販售的止汗劑,陳怡婷科長提到:「此次查獲 3 件外包裝不符合規定之產品中,其中 2 件止汗制臭劑,除無中文標示外,其網路個人賣家未依規定辦理特定用途化粧品查驗登記即輸入販售。」

SH19.jpg

台北市衛生局經查「德德維芙凈味狐臭露」賣家為臺北市業者,已依法裁處新臺幣 2 萬元罰鍰,另「黃糖清香滾珠止汗劑」已移請來源業者所轄衛生局後續處辦,另有 1 件「止汗爽身凝露」止汗制臭劑外包裝未標示「批號」,且外包裝日文標示「藥用」之字樣,未標示「本產品屬化粧品,不具醫療效能」醒語,裁處產品輸入業者新臺幣 1 萬元罰鍰。

到底該怎麼買才不會買到有問題的止汗劑?臺北市衛生局提供簡單「止汗六對策」,不論在選購及使用止汗制臭劑時更安心:

CGG_6.jpg

  • 查產品:可至「西藥、 醫療器材、特定用途化粧品許可證查詢系統」查詢是否經中央主管機關核准通過及產品資料。
  • 看標示:要購買來源清楚產品、要認明完整中文標示。
  • 避傷口:使用前止汗劑前要檢查肌膚狀況,肌膚有傷口、發炎等情形要避開傷口。
  • 乾爽用:最佳使用止汗制臭劑時機是睡前,或者是在肌膚乾燥下使用,要避免在大量流汗、散熱後使用。
  • 限局部:使用時要注意不可以全身塗抹,限局部用於腋下等易出汗部位。
  • 不過度:止汗制臭劑與常見的保濕化粧品、防曬劑不同,應視情況適量使用,以避免肌膚刺激。

bfd3fb3e6d4c4038e436d2fd4bcdb50a.jpg

止汗劑產品多該如何挑選?

其實止汗劑產品百百種,有水劑、乳劑、膏劑、噴霧或滾珠等劑型,彰化基督教醫院皮膚科醫師邱足滿提到:「越水性的劑型效果越好,越膏狀的劑型的使用舒適度越佳,濃度越高者效果越 好,但對皮膚刺激的風險也越高,至於噴霧劑型使用時要避免吸入。」

食藥署核准止汗劑成分如下:

20230209_BANNER-03.jpg

  • 氯化羥鋁
    (Aluminum Chlorohydrate)
  • 鋁鋯複合鹽類
    (Aluminum Zirconium salts)
  • 氯化鋁
    (Aluminum Chloride)
  • 倍半氯化羥鋁及其衍生物 (Aluminum sesquichlorohydrate及其衍生物)
  • 矽酸鋁鋅銀銨 (Ammonium Silver Zinc Aluminum Silicate)

醫師:止汗劑、制臭劑分開使用較佳

多數民眾也常把「止汗劑」和「制臭劑」搞混,邱足滿解釋兩者差別,制臭劑則是改變皮膚的化學性質,將皮膚環境變成對細菌較不利的弱酸性,阻止某些微生物繁殖,保持腋下不產生異味。

「有些業者會在止汗劑中添加香精來掩蓋臭味,反而會造成皮膚過敏,再混合汗味就更難聞,最好是將止汗劑和制臭劑分開使用較佳。」止汗制僅能抑制出汗或減少體臭,如果有大量出汗或嚴重體臭,應就醫治療。

日常生活中要減緩狐臭困擾,盡量保持腋下乾爽、勤換衣物、擦拭汗水、經常清洗腋下,使用抗菌皂或抗菌產品也有幫助,除去腋毛可減少汗液和細菌堆積於毛髮上,也有除臭效果。

 

1-1.jpg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龜鹿杞凍_起動 的頭像
    龜鹿杞凍_起動

    起動你的健康站

    龜鹿杞凍_起動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