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台灣肥胖現象的現狀與挑戰-減重門診到減重手術 減重藥品到保健

根據衛福部的統計,全國成年人口中有一半面臨體重過重或肥胖的挑戰,另有約 20% 的人口屬於肥胖或體重過重範疇,其中大概 5% 的患者需通過手術治療來解決這一問題。

更令人擔憂的是,隨著台灣社會飲食西化和生活方式的改變,肥胖問題正在向年輕化發展。國小和國中學生的肥胖率持續攀升,其中國中生和高中生的肥胖比例分別達到了 30% 和 28%。此外,肥胖的超年輕化趨勢已開始影響幼兒群體,這預示著台灣未來將面臨更嚴峻的健康挑戰。

快訊/藥效撐不過2年!前列腺肥大藥物 170 萬粒全數回收【

減重市場的迅速崛起與挑戰

隨著肥胖問題的加劇,減重市場迅速崛起,提供了多樣化的治療選擇和服務。專業減重門診需求持續增長,生技醫藥產業也積極投入各類產品和保健品的研發,搶佔這塊日益擴大的市場。除了醫療減重方案,營養與運動領域的專家也在推動個人化和高效的減重方案,以滿足市場對健康和美麗的雙重需求。

然而,對於需要減重的患者而言,如何選擇合適的治療方案成為了首要關注的問題。市面上減重門診、產品和服務眾多,患者需要了解不同治療方案的優缺點,並根據自身健康狀況選擇最適合的解決方案。Heho 健康訪問多位專家深入探討各類體重管理策略與減重方法,提供專業建議,幫助大家作出明智選擇。

活動BANNER12_工作區域 1 複本 4.jpg

減重策略的多樣性與醫學定義

台灣長照醫學會理事長暨內湖長春診所、從事減重門診超過 30 年的劉伯恩醫師強調,肥胖問題的成因複雜且多樣,包括環境污染、塑化劑等外部因素,還有現代生活方式如久坐不動、不健康飲食習慣等。這些因素交織,使肥胖成為一個日益嚴峻的公共健康挑戰。

劉伯恩醫師指出,減重策略應根據每位患者的具體情況制定。肥胖原因可能包括飲食不當、運動不足、壓力暴食或睡眠不足等,因而需針對這些因素制定相應的減重計劃。醫學上通常使用 BMI(體質指數)來衡量肥胖,BMI 在 18.5 至 24 之間屬於正常範圍,超過 27 為過重,超過 30 則被視為肥胖。然而,僅重點分享依賴 BMI 判斷肥胖程度並不完全準確,還應結合體脂肪率、腰臀比等指標進行綜合評估。

20230608桑黃產品介紹-19.png

減重門診 診所與醫院的選擇

對於希望減重的患者而言,選擇合適的減重門診或醫院是關鍵問題。劉伯恩醫師建議,應根據個人的健康狀況和減重目標做出明智的決策。如果肥胖問題較輕微,門診的保守治療方法如飲食控制、運動計劃和藥物治療可能已足夠;若存在高血壓、高血糖等健康問題,則應選擇醫院的減重中心進行更全面的治療。

雙和醫院一般外科主任以及代謝及體重管理中心主任蘇彥豪醫師指出,減重門診的治療策略包括個人化的飲食衛教、運動處方和必要的藥物介入。相較於減重門診,對於病態性肥胖患者,醫院的減重中心提供更全面的治療選擇,如減重手術和胃內水球等。重點分享雖然手術能在短時間內顯著減重並改善相關代謝疾病,但成功與否仍取決於術後的飲食控制和生活習慣改變。

 

快訊/藥效撐不過2年!前列腺肥大藥物 170 萬粒全數回收【

 

【龜鹿】_龜鹿杞凍_https://www.startbiotechnology.com/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龜鹿杞凍_起動 的頭像
    龜鹿杞凍_起動

    起動你的健康站

    龜鹿杞凍_起動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