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春分」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 4 個節氣,從中醫觀點來說,是人體陰陽平衡的重要節氣,正好是一年當中晝夜等長的日子,春分過後代表春夏的陽氣開始升發,天氣漸暖,其養生的重點在「養陽氣、疏肝氣」。
中醫師周大翔表示,春天五行屬木,主疏泄與藏血,對應著肝,導致容易產生情緒、過敏、感冒等疾患纏身。「一年之計在於春」,此時,若能從作息調整、飲食宜忌、預防疾病及調節情緒,就能為身體健康打好基礎。
疏肝解鬱,掃除憂鬱發怒
中醫師羅凱陽提到,尤其是,春天因為天氣變化仍大不穩定,會導致人們腦內一些控制情緒的激素產生波動,因此情緒上起伏甚大,甚至產生睡眠相關等問題,就容易造成上火,導致身體的內分泌失去平衡。
春天時,應特別注重心情暢快!中醫認為,春天屬肝,「肝喜條達而惡抑鬱」,周大翔提醒,疏通不鬱悶的情緒有助於春分養生,建議適時紓解壓力,避免情緒緊張、憂鬱發怒等。
現代人生活繁忙,此時節又逢新計劃的開始,身心靈平衡不可忽視,再忙也要加入適合自己放鬆的行程,如運動、冥想、閱讀或是旅遊等都是不錯的選擇,適當的喘息不僅能讓生活節奏更順暢,對於肝氣的調養更是有莫大的益處。
文章標籤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