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1679300299.4501.png

近期「容貌焦慮」一詞相當流行,隨社群媒體越來越多,不可否認的是我們已漸漸步入「看臉時代」,不過當對於自己的外貌過度焦慮,甚至影響到生活功能時,反而對我們的身心會造成負面影響,英國一項研究更顯示,將近一半的 Z 世代年輕人,不會將未修圖、套濾鏡的照片上傳到社群,這也代表著社群上看似完美的照片,其實可能正影響著我們的心理健康。

以 TikTok 來說,一個可以增加妝容、調整骨骼結構、撫平皮膚並豐唇的濾鏡近期相當受到歡迎,而 Instagram 上也有不少類似的濾鏡可供套用,根據《每日郵報》報導,英國一項針對 2,000 多人的民意調查顯示,其中 Z 世代的年輕人所受到的影響更深,在 16 至 25 歲的年輕人中,有 40% 的人承認,由於社交媒體的濾鏡讓他們想改變自己的容貌。

看臉時代下容貌焦慮傾向者可能越來越多,尤其特別是國內口罩解禁後,國內醫師也發現臨床上容貌焦慮者越來越多,楊聰才精神科診所院長楊聰財指出,一些人因為長時間戴口罩,而開始關注自己的眼部、眉毛和額頭等部位,甚至因此出現了容貌焦慮的症狀。

他表示,隨著口罩令取消,一些人可能會因為重新露出自己的面部,而產生額外的焦慮和不安感,然而,這種現象是否會影響到更多的人,還需要更多的研究和觀察來確定。

什麼是容貌焦慮?

而什麼是容貌焦慮?楊聰財醫師解釋,容貌焦慮是指對自己的外貌感到不安和焦慮的情況,這種焦慮可以與實際外貌不一致,也可以是對自己外貌的過度關注和不滿足感。

此外,諮商心理師全聯會常務理事胡延薇補充,容貌焦慮者會不停搜尋現代社會對於美的標準並花大量時間檢視自己外貌,且因過度投入而忽略許多應完成的正事。

190716-照鏡子_眼睛.png

八點自我檢測容貌焦慮

要如何評估自己可能正在邁向容貌焦慮呢?胡延薇心理師指出,不可否認現在正處於一個看臉的時代,可以觀察自己每月的金錢流向是否大量花費在美容、外貌上。

20221122_mail.jpg

另外,也可觀察自己會不會過度在意他人對自己外貌的評價,甚至只要有負評就會放大檢視、對自己越來越挑惕,進而導致情緒不穩定等,這些都要特別注意。楊聰財醫師也指出,我們可以透過以下幾點自我檢測是否有容貌焦慮傾向:

  • 經常檢查鏡子和其他反射表面,尋找瑕疵或缺陷。
  • 經常問別人關於自己外貌的看法,並對意見非常敏感。
  • 避免社交場合或活動,因為擔心自己的外貌會受到他人的評價或嘲笑。
  • 過度依賴化妝品或其他美容產品來掩蓋缺陷或提高自信心。
  • 經常進行外科手術或其他整形手術,以改善外貌。
  • 精神上感到沮喪、焦慮或情緒低落,尤其是在外貌受到評價或評論時。
  • 對身體的其他方面沒有太多擔心或關注,而只關注外貌。
  • 經常與其他人比較自己的外貌,並且感到不滿意或不自信。

他表示,容貌焦慮可以對個人的生活造成負面影響,包括社交退縮、抑鬱、焦慮、心理壓力、過度花費金錢和時間在美容產品和手術上,若有需要,建議尋求心理醫生或其他專業醫療人員的協助。

夫妻看醫生.jpg

女性、青少年更易出現容貌焦慮

楊聰財醫師指出,容貌焦慮可以影響任何人,無論性別、種族、年齡或文化背景,然而,一些族群可能比其他族群更容易出現容貌焦慮:

  • 女性:女性可能比男性更容易受到外貌方面的壓力和社會期望,因此更容易出現容貌焦慮。
  • 青少年:青少年身處身體發育和身份認同形成的關鍵階段,外貌焦慮在這個階段尤其普遍。
  • 社交媒體使用者:社交媒體上經常強調和評價外貌,而且會使人們有比較自己外貌與他人的趨勢。因此,經常使用社交媒體的人可能更容易出現容貌焦慮。
  • 受傷或留下疤痕的人:受到傷害或留下疤痕的人可能會因為身體上的缺陷而產生焦慮和不安。
  • 患有身體形象障礙(body dysmorphic disorder, BDD)的人:BDD是一種心理疾病,患者會對自己的外貌感到極度不滿意和焦慮。
  • 高度重視外貌的文化背景:一些文化背景重視外貌和身材,這可能使人們更容易出現容貌焦慮。

成長過程中我們的自我評價(包括外表、專長知識、人際關係等)應該要越來越全面,像是自信心不足、家庭生長環境或是未來職涯發展都可能為造成容貌焦慮傾向的原因。

舉例來說,若從小親人、親戚的顏值都很高,在強調外在的環境中生長的人可能就會有容貌焦慮傾向,或是未來希望從事演藝工作的學生,也容易開始過度在意自己外表,而忽略培養其他能力的重要性。

CGG_6.jpg

六招增加自信 幫助面對容貌焦慮

要改善容貌焦慮,不妨先從慢慢建立自己的自信開始,胡延薇心理師分享,可以透過「優點大轟炸」以及「寫日記」的方式增加自己的自信,楊聰財醫師則提出四點可以幫助我們面對並改善容貌焦慮的方法。

優點大轟炸

可以找交情不錯的三五好友,請對方輪流訴說自己的優點,胡延薇心理師表示,在這個過程中可以幫助我們更了解自己,「當自己認識自己越多的時候,就會發現容貌不是他人肯定自己的唯一來源。」

寫日記

可以紀錄自己的情緒日記,找出自己情緒不穩定的原因,若發現每次自己情緒不好,都是因為別人批評自己的外在,可試著找出背後原因或是尋求專業人士進行自我探索。

接受自己的外貌

試著接受自己的外貌,了解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外貌特徵。當你接受自己的外貌時,你可能會更加自信和舒適。

20230209_BANNER-03.jpg

調整自己的思維

當你的思維傾向負面時,試著轉換思維方向,想到一些積極和正面的事物,例如自己的優點、成就和價值。

培養自己的興趣

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培養自己的興趣和愛好,可以讓你感到更有自信和自我價值。

求助專業的心理諮詢

如果你發現自己的容貌焦慮情況越來越嚴重,甚至影響到了日常生活,那麼就應該尋求專業的心理諮詢和治療。

面對容貌焦慮,最重要的是要學會接受自己的外貌,調整自己的思維,培養自己的興趣,並尋求專業的心理諮詢和治療,心理學家可以幫助你評估自己的症狀和情況,制定一個適合你的治療計劃,例如認知行為療法和心理治療等。

CHG_1.jpg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龜鹿杞凍_起動 的頭像
    龜鹿杞凍_起動

    起動你的健康站

    龜鹿杞凍_起動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