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衛生組織(WHO)指出,酒精對健康危害極大,認為酒精造成的毒害遠遠超過其他毒品!根據統計,酒癮者的平均壽命更比一般人少了 25 至 30 歲,可以說是非常嚴重。國際癌症研究機構資料也說明,酒精與 7 種癌症有關,包含與食道癌、肝癌、大腸癌、直腸癌、口咽癌、喉癌和乳腺癌,不可不慎!
- May 08 Wed 2024 17:55
喝酒紓壓又助眠!身心科醫師提醒,當心上癮難戒斷還惹 7 癌症上身【龜鹿】_龜鹿杞凍_https://www.startbiotechnology.com/
- May 08 Wed 2024 17:53
面對疼痛不再怕!食藥署推疼痛照護衛教手冊,秒懂疼痛治療及自我照護方式【龜鹿】_龜鹿杞凍_https://www.startbiotechnology.com/
許多人都有長期疼痛問題,對於疼痛不適總是找不到好的處理方法改善。食藥署為提升癌症病人及非癌症慢性疼痛病人對疼痛治療,以及使用成癮性麻醉藥品之認知,編撰出版《癌症疼痛照護衛教手冊》與《非癌慢性疼痛照護衛教手冊》,期盼能提供給患有癌症疼痛或非癌慢性疼痛的病人及其照護者參考運用,進而緩解疼痛、改善病人的生活品質,以及提升用藥安全。
- May 08 Wed 2024 17:37
《淚之女王》女主角洪海仁的膠質母細胞瘤 為何如此致命、難治療?腦腫瘤權威魏國珍曝關鍵原因【龜鹿】_龜鹿杞凍_https://www.startbiotechnology.com/
韓劇《淚之女王》女主角洪海仁因罹患罕病「雲狀細胞瘤」,僅剩3個月的生命須遠赴德國進行「聚焦超音波搭配微氣泡」療法延命。國內腦腫瘤權威、新北市立土城醫院副院長魏國珍表示,「雲狀細胞瘤」的醫學名稱是「膠質母細胞瘤」,是腦部腫瘤中最棘手且最惡性的致命腦癌。
- May 07 Tue 2024 15:43
甲狀腺結節只能開刀切除嗎?「一帖中藥」就能縮小結節,穴位按摩也有效【龜鹿】_龜鹿杞凍_https://www.startbiotechnology.com/
甲狀腺結節好發於女性,如果發現呼吸不順、吞嚥不適、或是聲音沙啞等症狀,可以去新陳代謝科照檢查確認。除了西醫治療,中醫也能透過「血府逐瘀湯」消除肝經的氣滯血瘀,輔以穴位按摩和茶飲保養也能讓結節縮小。
- May 07 Tue 2024 15:39
影響美觀更危害健康!整形醫提醒:4 類型黑痣放任生長恐病變惡性黑色素瘤【龜鹿】_龜鹿杞凍_https://www.startbiotechnology.com/
每個人的臉上和身體幾乎都會長痣,所謂的黑痣其實是色素幹細胞在分裂過程中出現了一點小「故障」,本來要生成黑色素細胞的幹細胞變成了痣細胞再聚集成一團。醫師提醒,有 4 種類型的痣要多加留意觀察,如果需做去痣手術也可與醫師商量,找尋最不會留下疤痕的方式來處理。
- May 07 Tue 2024 15:36
研究發現:COVID-19死亡風險是流感的8.3倍!「國民阿嬤」陳淑芳籲長者做好3步驟【龜鹿】_龜鹿杞凍_https://www.startbiotechnology.com/
- May 07 Tue 2024 15:34
即日起全台4500家藥局可領免費新冠快篩!免帶健保卡【龜鹿】_龜鹿杞凍_https://www.startbiotechnology.com/
- May 07 Tue 2024 15:30
5 月 7 日「世界氣喘日」!氣喘自我管理 3 要訣,醫提醒正確用藥是重點【龜鹿】_龜鹿杞凍_https://www.startbiotechnology.com/
根據 2022 台灣成人氣喘臨床照護指引顯示,台灣大約有 200 萬左右的人口為氣喘所困擾,等同每 10 個人就會有 1 個氣喘患者。「世界氣喘日」呼籲氣喘患者平時應定期回診監測氣喘控制狀況,提早預測氣喘發作的可能性,同時預防其急性發作或惡化,影響到生活品質。
- Apr 26 Fri 2024 18:03
單側鼻塞是過敏還是鼻竇炎?鼻塞、頭痛加上「眼睛痛」都是警訊【龜鹿】_龜鹿杞凍_https://www.startbiotechnology.com/
單側鼻塞的原因很多,包含鼻息肉、鼻中膈彎曲、黴菌性鼻竇炎、鼻腔異物、鼻腔腫瘤等,甚至是牙齒問題也可能造成「齒源性鼻竇炎」。醫師提醒如有鼻塞、黃鼻涕等症狀應儘早就醫,確定診斷,用適當藥物或手術治療,避免相關併發症發生。
- Apr 26 Fri 2024 18:00
新住民青少年「飲食失序」比例較高!瘦=美形成身心壓力【龜鹿】_龜鹿杞凍_https://www.startbiotechnology.com/
台灣是個多元的社會,新住民比例不斷增加,在 111 學年中新住民的子女就佔了 28.5 萬人,是全體學生的 7%,但新住民子女常見被歧視,也有文化適應的心理障礙,這也將反映的飲食行為上。根據台大公衛最新研究也發現,其實新住民子女比起一般青少年更容易產生「飲食失序」,未來產生飲食障礙症的風險也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