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血壓高才吃藥?心臟外科諶大中揪3錯誤吃法增主動脈剝離風險【龜

高血壓是個沉默的殺手,當它不穩定時,可能會引發主動脈剝離的最大隱患。台北慈濟醫院心臟血管外科主任諶大中醫師指出,穩定控制血壓才是避免主動脈剝離的根本之道,但病患不見得會乖乖吃藥,反造成血管傷害。

快訊/藥效撐不過2年!前列腺肥大藥物 170 萬粒全數回收【

高血壓是主動脈剝離的幕後黑手?

諶大中強調高血壓是一種非常沉默的疾病,很多人甚至不覺得自己有病,因為它常常沒有明顯症狀。然而,一旦高血壓不受控,特別是當血壓高低起伏劇烈時,對血管的衝擊如同在血管內「跳彈簧床」,長期下來會使血管變得脆弱而容易破裂,最嚴重時可能引發主動脈剝離。這也是為什麼控制血壓時,不僅要看數值是否偏高,還要確保血壓穩定,而非忽高忽低。

活動BANNER12_工作區域 1 複本 4.jpg

高血壓病患的三大錯誤行為!

  1. 「高才吃、低不吃」的服藥方式:許多患者習慣只在血壓偏高時才服藥,而血壓正常時則不吃藥。這種方式容易造成血壓波動大幅度變化,諶大中舉例,一下子190mmHg、一下子90mmHg,血管根本受不了。
  2. 「假裝健康」的掩飾行為:有些患者在看診前的幾天才開始乖乖服藥,試圖給醫生「好看的數據」。但這樣的行為不但無法真正改善血壓問題,反而可能因為血壓急速下降或反彈而加重風險。
  3. 「覺得沒事」的偽健康感:高血壓初期可能完全沒有症狀,甚至多年後也不覺得身體不適,這讓許多人低估了它的威脅。諶大中說在急診很常碰到病患,問他「有沒有高血壓 ?」、「 從來沒有 !」但我們治療好後,在病房一量血壓 180~200mmHg,因為病患很久沒檢查,問他「上次量血壓什麼時候?」,「兩、三年前了」。高血壓帶來的傷害是逐漸累積的,無論有無症狀都應該持續監控與治療。
20230608桑黃產品介紹-19.png

正確的高血壓控制方式

  • 每天定時服藥:
    現在的高血壓藥物大多一天只需服用一次,只要每天記得早上服用,就能有效控制血壓,大幅減小主動脈剝離風險。
  • 穩定血壓比降壓更重要:
    治療高血壓的重點在於穩定血壓,而非急速將血壓降下來。諶大中強調,保持血壓在理想範圍內(130~135mmHg)是最安全的方式。
  • 定期測量血壓:
    每天早上固定量測血壓,並記錄數據,方便與醫師討論配合治療,尤其是血壓波動劇烈的患者,必須密切監測。

快訊/藥效撐不過2年!前列腺肥大藥物 170 萬粒全數回收【

 

【龜鹿】_龜鹿杞凍_https://www.startbiotechnology.com/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龜鹿杞凍_起動 的頭像
    龜鹿杞凍_起動

    起動你的健康站

    龜鹿杞凍_起動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