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者可以運動嗎?會不會一運動就血糖波動大,甚至導致低血糖?該如何選擇適合的運動方式呢?許多糖友對於運動既期待又怕受傷害,擔心運動後血糖不穩定,甚至產生低血糖風險。林口長庚醫院營養治療科主任林嘉鴻醫師表示,糖尿病患者關鍵在於選對運動類型,並搭配正確的藥物調整,才能讓血糖更穩定!
- Mar 24 Mon 2025 14:46
糖尿病患者也能運動!醫師教你如何安全控糖、不怕低血糖!【龜鹿】_龜鹿杞凍_https://www.startbiotechnology.com/
- Mar 24 Mon 2025 14:43
「春分」易疲勞、情緒差,都是「這」問題導致!中醫師傳授 1 茶飲帶來好心情【龜鹿】_龜鹿杞凍_https://www.startbiotechnology.com/
「春分」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 4 個節氣,從中醫觀點來說,是人體陰陽平衡的重要節氣,正好是一年當中晝夜等長的日子,春分過後代表春夏的陽氣開始升發,天氣漸暖,其養生的重點在「養陽氣、疏肝氣」。
- Mar 24 Mon 2025 14:41
壓力大靠吃紓壓 醫揭研究:小心 2 類食物成誘發癌症陷阱【龜鹿】_龜鹿杞凍_https://www.startbiotechnology.com/
壓力到來,許多人會選擇吃東西紓壓,像是甜食或炸物等,彷彿吃下肚就能解開煩憂。但醫師提醒,壓力與高熱量飲食兩者結合,如高糖、高熱量食物,可能會改變體內分子機制,讓環境變得更有利癌細胞生長。
- Mar 24 Mon 2025 14:29
膝關節受損積水怎麼辦? 復健科醫以「增生治療法」修復效果佳【龜鹿】_龜鹿杞凍_https://www.startbiotechnology.com/
64 歲的李先生左邊膝蓋一直不太穩定,且三不五時伴隨疼痛,日前他因為膝蓋腫痛復發到醫院復健科就診,結果竟發現膝蓋的積水相當嚴重,不但以空針抽出了關節液,X 光跟核磁共振檢查也確定,除了輕微退化和前十字韌帶部分撕裂傷外,半月板及副韌帶也當有受傷。醫師提醒民眾,人體有代償機制,即便受傷當下無法行走,但短暫休息後身體代償,又能再度行走,嚴重程度往往容易被忽略,許多人更因此未及時治療導致情況加劇,或造成膝關節提早退化,建議膝蓋疼痛超過 2 週未能改善,就要及早就醫檢查,以免症狀惡化。
- Mar 24 Mon 2025 14:04
年輕女體重破百!瘦下 36 公斤「重度脂肪肝也沒了」 醫 1 方法助減重【龜鹿】_龜鹿杞凍_https://www.startbiotechnology.com/
一位 36 歲患者有家族肥胖史,從小到大體型豐腴,身高 150 公分的她,體重破百公斤,常常動一下就感覺膝蓋痠痛,且喘不過氣,晚上經常打呼、白天更沒精神。後續患者接受達文西機械手臂的方式,術後成功減下 36 公斤,且也順利戒菸。
- Mar 21 Fri 2025 14:53
6 旬婦運動後嚴重氣喘!肺栓塞險害休克 醫揪問題救回一命【龜鹿】_龜鹿杞凍_https://www.startbiotechnology.com/
一名 63 歲女性因運動後出現嚴重氣喘,且症狀加劇,經電腦斷層顯示,個案肺動脈有明顯血栓,隨時可能休克,收治住院,醫師以氣球擴張及導管溶栓術治療,4 天後順利出院。醫師提醒,若出現突發性呼吸困難、胸痛等症狀,應立即就醫。
- Mar 21 Fri 2025 14:50
如何破解壓力肥? 飲控+精準口服減重藥物安全有效【龜鹿】_龜鹿杞凍_https://www.startbiotechnology.com/
世界肥胖聯盟估計,2035 年全球肥胖人口數將達到 19 億人,相當於每 4 人中就有 1 人肥胖,治療與肥胖相關的疾病費用超過 4 兆美元,顯見肥胖已成全球都不容忽視的健康問題。醫師提醒,肥胖不只是發福還會發病,而現今肥胖已不再是懶惰後的產物,由於工作壓力過大,人們常透過大吃大喝來犒賞自己,長期處於高度壓力之下,身體為了應對壓力,進而增加對食物的渴望,最終形成「壓力肥」,甚至肥胖問題也會增加許多併發症風險並減少壽命。
- Mar 21 Fri 2025 14:45
時隔 3 年本土首例「腸道出血性大腸桿菌感染症」!女童血便、高燒 感染源待釐清【龜鹿】_龜鹿杞凍_https://www.startbiotechnology.com/
國內出現今年首例「腸道出血性大腸桿菌感染症」個案,疾管署發言人曾淑慧說,一名南部未滿 10 歲女童於 3 月 8 日出現高燒、間歇性腹痛、血便、活動力下降等症狀,急診後收住院,並檢驗確診後通報。目前檢驗個案飲食狀況,發病前並無食用生菜或生肉,雖曾飲用私人加工處理羊乳,但抽驗結果為陰性,因此感染源有待釐清。
- Mar 21 Fri 2025 13:56
「腸道出血性大腸桿菌感染症」為什麼會感染、如何預防?一文看懂 吃東西 1 動作很重要【龜鹿】_龜鹿杞凍_https://www.startbiotechnology.com/
疾管署公布,國內出現今年首例本土「腸道出血性大腸桿菌感染症」個案,為一名南部未滿 10 歲女童,有高燒、間歇性腹痛、血便等症狀。調查其飲食情況,雖然曾飲用私人加工處理羊乳,但抽驗結果為陰性,感染源仍有待釐清。台灣「腸道出血性大腸桿菌感染症」的案例較為少見,而症狀及預防方式有哪些,《Heho 健康》整理相關資訊,提供民眾參考。
- Mar 21 Fri 2025 13:32
不一定要花錢吃保健品 營養師教你「護眼飲品 DIY」【龜鹿】_龜鹿杞凍_https://www.startbiotechnology.com/
科技日新月異,3C 產品已成為生活的一部份。然而,長時間看著螢幕,眼睛不僅會酸澀疲勞,更會導致視力的惡化,對於還在發育的孩童影響更是嚴重。台北慈濟醫院營養師張瑋琳提醒,人體若缺乏特定營養素,如:胡蘿蔔素、維生素 A、葉黃素、玉米黃素及 Omega-3 脂肪酸,就會間接影響眼睛健康造成視力惡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