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連假即將來臨,許多民眾已安排出遊或掃墓行程,不少人也習慣隨身攜帶各式防蚊蟲藥品,如:綠油精、萬金油、曼秀雷敦等,來防範蚊蟲叮咬。這些藥品屬於「乙類成藥」,被認為較為安全,可於藥局、合格藥妝店、網路商店或便利商店購得。然而,使用這類藥品時,仍需留心特定族群,尤其嬰孩等的使用限制及相關注意事項。
目前分類:健康時事 (777)
- Mar 31 Mon 2025 16:35
清明掃墓擦防蚊蟲藥注意!含「薄荷醇」成分藥品 對 2 歲以下幼兒、蠶豆症患者恐釀溶血性貧血或癲癇【龜鹿】_龜鹿杞凍_https://www.startbiotechnology.com/
- Mar 31 Mon 2025 16:33
全台逾 20% 民眾受失眠所苦!合適寢具助你一夜好眠【龜鹿】_龜鹿杞凍_https://www.startbiotechnology.com/
根據統計,全台約有 23% 的人有失眠困擾,安眠藥使用率也高達 20%,睡眠儼然成為現代人面對的龐大課題。合適的寢具也不可或缺,一般民眾認為鬆軟 = 舒適,其實不然。對於不同需求的民眾,也可前至寢具專門店,根據身形、睡眠習慣,量身訂做合適的枕頭、挑選最適合自己的床墊,幫助提升睡眠品質。
- Mar 31 Mon 2025 16:26
運動科技幫得了長輩嗎?7位產官學專家剖析:高齡運動「三道關卡」與解方!【龜鹿】_龜鹿杞凍_https://www.startbiotechnology.com/
台灣高齡人口已超過總人口的五分之一,面對高齡化的議題,健康老化成為重要議題,而運動科技成為被寄予厚望的新解方:從穿戴裝置、運動APP到AI預測與監測系統,都試圖讓長者能夠更健康。從國健署的運科計畫,發現運動科技的導入,除了延緩老化,還能讓長者變得更健康,同時透過運動科技,讓獨居長者願意踏出家門,重新與社會產生連結。然而,當科技走進高齡生活,真正的問題才剛開始浮現,專訪 7 位產官學界專家,讓我們從不同的觀點,一同剖析高齡運動的三道關卡與解方。
- Mar 31 Mon 2025 16:23
年輕男常跑步、養生!心肌梗塞突暈倒 運動可更早發現典型心絞痛【龜鹿】_龜鹿杞凍_https://www.startbiotechnology.com/
一名 32 歲年輕男性北上參加馬拉松比賽時,突然暈倒兩次,但他自述先前從未發生過類似情形,且平時不只常運動,更會定期健檢、吃保健食品養生,不理解突然發生心肌梗塞的原因。醫師說明,若血管本身就有病變,就可能像不定時炸彈一樣突然惡化,而典型心絞痛是在運動或是情緒激動時會變嚴重,休息時會緩解。
- Mar 28 Fri 2025 14:59
血壓高才吃藥?心臟外科諶大中揪3錯誤吃法增主動脈剝離風險【龜鹿】_龜鹿杞凍_https://www.startbiotechnology.com/
高血壓是個沉默的殺手,當它不穩定時,可能會引發主動脈剝離的最大隱患。台北慈濟醫院心臟血管外科主任諶大中醫師指出,穩定控制血壓才是避免主動脈剝離的根本之道,但病患不見得會乖乖吃藥,反造成血管傷害。
- Mar 28 Fri 2025 14:56
AI 可做到個人化疾病預測!專家再談 7 類醫療應用:可做風險評估【龜鹿】_龜鹿杞凍_https://www.startbiotechnology.com/
AI 運用除了日常資料的解讀,在醫療健康上,臺北護理健康大學資訊管理系所特聘教授徐建業分享,以個人化情況來說,首先要擁有自己的資料,接著應用 AI 驅動個人化疾病預測模型後,從眾人的資料數據運算,做出 AI 疾病預測。除此之外,還有 7 類的 AI 醫療應用,像是個人健康狀況的改善、醫療健康保險應用等。
- Mar 28 Fri 2025 14:53
每年近千人遭毒蛇咬傷!不小心被咬「別冰敷」 處理方法一次看【龜鹿】_龜鹿杞凍_https://www.startbiotechnology.com/
台灣氣候溫暖潮濕,而近日天氣也轉趨溫暖,蛇類活動力因此增加。疾管署提醒,清明連假將至,民眾至野外或山區掃墓、郊遊時,應穿長袖衣物及長靴等防護;另外,如果不慎被蛇咬傷時,記得「五不五要」的處理步驟,避免耽誤治療時機。
- Mar 28 Fri 2025 14:51
從知道到做到:AI如何解決健康行為的最後一哩路?【龜鹿】_龜鹿杞凍_https://www.startbiotechnology.com/
在網路媒體高速發展的時代,所有的訊息都能被一鍵搜尋,但是在醫藥健康的領域,許多人發現訊息量龐大又雜亂,真正與自己具備高度關聯性且實際被精準運用的少之又少。「Heho 健康」創辦人張璨指出,AI 搜尋時代來臨,但是數據卻傳遞出一個大警訊:我們的壽命雖然延長了,健康品質卻未必同步提升。
- Mar 28 Fri 2025 14:47
A 型和 B 型主動脈剝離有何不同?治療方式的差異為何?【龜鹿】_龜鹿杞凍_https://www.startbiotechnology.com/
- Mar 27 Thu 2025 14:00
清明掃墓防恙蟲病 3 招預防:離開草叢要儘速沐浴更衣【龜鹿】_龜鹿杞凍_https://www.startbiotechnology.com/
清明連假將至,且近期氣溫開始上升,蚊蟲活動開始活躍,疾管署提醒,民眾連假期間若規劃赴郊外掃墓祭祖、踏青或從事登山、露營活動時,因易接觸到蚊蟲孳生的草叢環境,感染蟲媒傳染病風險增加,務必做好個人防護措施,避免被蚊蟲附著叮咬而感染疾病。
- Mar 27 Thu 2025 13:58
北部空品「紅色警示」!2 類人減少室外活動 避免深呼吸【龜鹿】_龜鹿杞凍_https://www.startbiotechnology.com/
根據環境部空氣品質預報說明,環境風場為偏南風至西南風,北部位於下風處,污染物不易排散,北部空品區為「紅色警示」等級,也就是對於所有族群皆為不健康。國健署提醒北部民眾,午後盡量減少室外活動,尤其是氣喘或呼吸道相關疾病患者,改以室內中低強度活動,並避免深呼吸行為。
- Mar 27 Thu 2025 13:57
罕病 aHUS 發病 1 個月釀腎衰竭!全身出血 醫憂搶命 2 困境【龜鹿】_龜鹿杞凍_https://www.startbiotechnology.com/
罕見疾病的救治不只搶命、更需要搶時間。台灣兒童腎臟醫學會理事長邱益煊提到,非典型溶血性尿毒症候群(aHUS)的診斷和治療,就是在與死神賽跑;也因為這項罕病進程又急又快,發病難以預測,但臨床治療上面臨較難迅速診斷,加上用藥事前審查流程繁瑣耗時,導致患者可能審查不及,未能及時用上救命藥。
- Mar 27 Thu 2025 13:54
癌症併發症多、患者體力差 中醫合療調理可扭轉病況及體力【龜鹿】_龜鹿杞凍_https://www.startbiotechnology.com/
癌症病人的病況百百種,醫師提醒,許多癌症病友都以為,只要西醫療法就可以治療好惱人的腫瘤和併發症。但是中醫師提醒,現在很多臨床研究都顯示,中醫在處理複雜外科併發症方面有獨特療效,甚至可以給予病患做化療的體力支持。
- Mar 27 Thu 2025 13:51
體毛也能植髮?腿毛、胸毛竟然會「變成頭髮」!【龜鹿】_龜鹿杞凍_https://www.startbiotechnology.com/
當後腦杓毛囊不足時,植髮還能怎麼辦? 很多人不知道,其實「體毛也能用來植髮」,但不同體毛類型也有其限制,甚至有些體毛移植後,會「變成頭髮」!林口長庚醫院皮膚部副部長黃耀立醫師指出,當後腦杓的毛囊已無法再提供足夠的數量時,確實可以考慮從腿毛、胸毛等部位取毛囊進行植髮,但並非所有體毛都適合。
- Mar 26 Wed 2025 17:12
久咳、腹瀉、關節痛都是溫差惹的禍 中醫提保暖、去濕及飲食調理方法【龜鹿】_龜鹿杞凍_https://www.startbiotechnology.com/
近期氣溫忽冷忽熱,醫院內出現許多感冒、久咳、腸胃不適與關節痠痛的病人。花蓮慈濟醫院中醫預防醫學中心副主任陳中奎表示,這些症狀很多都是因為氣候劇烈變化的影響,當氣溫變化大的時候,容易影響人體的心血管、腸胃功能及免疫系統。想要避免溫差大帶來的健康問題,可以留意三大原則:保暖、去濕及飲食調理。
- Mar 26 Wed 2025 17:11
食藥署查驗日本進口「烏賊」重金屬超標 泰國進口「波羅蜜乾、龍眼乾」漂白劑過量【龜鹿】_龜鹿杞凍_https://www.startbiotechnology.com/
今日 (25) 食藥署公布最新邊境查驗結果,當中包括 1 件來自泰國的「波羅蜜乾」和「龍眼乾」檢出漂白劑超標;此外,另 1 件日本進口的「烏賊」被檢出重金屬含量超標,所有不合格產品需全數退運或銷毀。
- Mar 26 Wed 2025 17:09
主動脈剝離致死率高 手術突破成功拯救生命!【龜鹿】_龜鹿杞凍_https://www.startbiotechnology.com/
主動脈剝離是一種致命性極高的急症,尤其當血管內膜撕裂,血液衝入血管層間產生夾層時,搶救的黃金時間極其有限。隨著醫療技術的進步,醫師已能透過更精準的手術方式來挽救病患生命。台北慈濟醫院心臟血管外科主任諶大中醫師分享了他親身的臨床經驗與最新的手術技術,帶我們了解如何面對這種危急情況。
- Mar 26 Wed 2025 17:08
今年第 2 例新生兒感染腸病毒亡!肝炎、敗血症「伊科 11 型」奪命【龜鹿】_龜鹿杞凍_https://www.startbiotechnology.com/
- Mar 26 Wed 2025 17:06
流感疫情脫離流行期!氣溫變化大 疾管署:社區仍有傳播風險【龜鹿】_龜鹿杞凍_https://www.startbiotechnology.com/
疾管署宣布,近期類流感門急診就診 11 萬 1 百餘人次,與前一週相當,綜合評估監測資料,研判流感疫情脫離流行期。但疾管署仍提醒,近期氣溫變化大,預期流感社區傳播風險持續,民眾須留意。